生物工程学院 朱润砚 卫馨悦 吴佳悦 刘禹辰
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先锋计划”,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进一步发挥社会实践的育人功能,为中小学课后服务提供丰富资源,提升学生课后服务质量,生物工程学院组织课后服务志愿者赴滨海新区塘沽湾学校开展“种下‘生物知识’的种子,激发对科研知识的兴趣”志愿服务活动。
本次活动中,生物工程学院课后服务志愿者2022级本科生朱润砚、卫馨悦结合专业知识,以生动形象的动画和通俗易懂的文字,给小朋友介绍了自然界中常见的动物,其中包括动物的分类、生活习性和自然界中部分动物的特殊技能比如变色、冬眠、迁徙等,引起小朋友的关注和热情。活跃的课堂氛围和提问环节更加深了他们对生物学科的好奇心和探索欲,点亮了孩子们生物世界的一盏灯。
生物工程学院课后服务志愿者2022级本科生刘禹辰、吴佳悦从动物分类、动物保护、动物与人类等六个部分进行讲解,通过穿插多种图片、视频等更加直观有趣的方式为小朋友们描绘生机勃勃的动物世界。课堂上,志愿者从小朋友们养宠物和去动物园的亲身经历入手,引导大家回忆与思考,深入浅出地加入生物专业知识,大大提升了小同学们对生物习性和行为的了解与兴趣。课堂的最后,志愿者讲述了动物对人类的贡献,指出了人类过度捕猎与动物栖息地被破坏等实际问题,提出生态平衡应人类与动物共同守护。
在本次活动中,生物工程学院志愿者充分发挥专业知识,通过大中小学校思政一体化建设模式,助力课后服务工作,开展生物知识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在小学生的内心种下生物知识的种子,激发了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为培养同学们的科学思维和创新精神打下了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