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工程学院
College of Biotechnology
学院简介:
学院设有生物工程专业和制药工程专业,均为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同时,学院与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共建科教融汇的“天科大-中科院工程生物培松班”实验班,对标未来技术学院建设标准探索面向未来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的育人模式;与康希诺、瑞普、华熙、天津药研院、丹娜等行业头部企业共建产教融合的“生物医药现代产业学院”实验班,对标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标准探索面向产业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育人模式。

照片1 生物工程学院学科专业发展的历史沿革

照片2 生物工程学院本科专业设置及办学特色
学院现有教职工154人,其中专任教师112人,具有高级职称教师85人,具有博士学历教师占比100%。有国家教学名师等国家级人才13人、外籍院士2人。建设有国家级教学团队等国家级团队2支、天津市教学团队等省部级团队6支。在校研究生1500余人,本科生1000余人。
学院拥有轻工技术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硕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拥有生物工程、药学两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同时拥有生物与医药专业学位博士点、硕士点。其中“发酵工程”学科为国家重点学科,轻工技术与工程学科为天津市顶尖学科、天津市一流学科、药学学科为天津市重点学科。建设有生物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生物制药技术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省部共建食品营养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生物源纤维制造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食品营养与安全和药物化学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代谢控制发酵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等14个国家级和省部级教学科研平台。学院依托教学科研平台优势和学科优势,引进多名国外高级人才担任专职教师,参与本科教学,极大拓展了本专业师生的国际化视野。

照片3 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
近年来,学院建设有国家级一流课程3门,天津市级一流课程、特色课程6门;出版教材30余部,其中5部教材获中国轻工业优秀教材一等奖。完成本科教学质量工程或教学改革项目国家级5项、天津市级8项。学生在国际遗传工程机器竞赛(iGEM)、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等一系列创新创业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学院紧密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牵头建设全国首个轻工特色课程思政教学资源库平台,积极探索“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学科交叉、实践育人”的育人模式,推进本硕博联动培养,入选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全国最佳案例”,获批省部级现代产业学院,作为牵头高校支撑天津市经开区生物医药产教联合体入选首批国家级市域产教联合体,牵头成立“京津冀生物医药现代产业学院联盟”。
学院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奖学金,以鼓励和促进学生的学业进步,包括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天津市人民政府奖学金、天津市王克昌奖学金、天津市创新创业奖学金、天津市海河自强奖学金、天津科技大学天堰奖学金、天津科技大学学业奖学金、学科竞赛奖学金、文艺体育竞赛奖学金、创新创业类奖学金、社会服务类奖学金以及“茅台奖学金”、“宏科奖学金”“天轻1958奖学金”系列行业企业奖学金等,学生助学金包括国家助学金、天津农商银行“兴农助教”专项基金助学金、海南少数民族特招学生专项奖学金、内地高校新疆少数民族学生贫困补助以及系列行业企业助学金等。近3年,本专业新生奖助学金受益面达50%左右。
几十年来,学院培养的一大批毕业生已成为行业领军人物及知名专家,在轻工发酵、生物医药、大健康等行业发挥了重要作用。众多毕业生赴伦敦大学学院(UCL)、爱丁堡大学、曼彻斯特大学等世界QS排名前百强高校或保送、考取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等国内一流机构继续深造。
生物工程
Bioengineering
学制:四年
学位:工学学士学位
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国家级特色专业、天津市品牌专业、天津市优势特色专业、工程教育认证通过专业、天津市产教融合品牌专业、天津市新工科重点建设专业
以国家级和天津市重点学科——“发酵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为依托,天津市高校重中之重学科
拥有“轻工技术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博士后流动站、生物与医药专业学位博士点、“生物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专业介绍:生物工程专业服务国家重大发展战略,面向轻工、发酵、食品、生物医药等国计民生领域,培养高素质、复合型、研究型、创新型人才。主要学习生物学与工程学基本知识、掌握生物产品大规模制造的科学原理,熟悉生物加工过程流程与工程设计等基础理论和技能,未来可在生物工程领域从事设计、生产、管理和新技术研究、新产品开发。入学后可通过遴选进入我校与中国科学院共建的科教融汇实验班或与康希诺等生物医药头部企业等共建的产教融合实验班。
培养目标:本专业根据学校“立足轻工、服务社会,立足京津冀、面向全国”的办学定位及人才培养目标,结合生物工程专业人才需求和国家经济发展需要,旨在面向全国轻工、发酵食品、医药等生物工程领域,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理论基础扎实、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具有创新能力和持续学习能力,能够解决生物加工过程中的复杂工程问题,可以在轻工、发酵食品、医药等生物工程领域从事生产、设计、管理和新技术研究、新产品开发等工作、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
师资力量:本专业现有专职教师79人,100%具有博士学位。
主干课程:普通生物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化工原理、工程制图、基因工程、发酵工程、生物反应工程、生物分离工程、生物产业与工程经济学、生物工程设备与工厂设计等。
就业前景:学生毕业后可在诺维信、茅台集团、梅花集团、华大基因、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各地市场监督管理委员会等轻工发酵、生物医药、食品与大健康、农业、环保等相关领域的企事业单位、行政机构、设计院、科研院所、学校等从事生产、设计、管理、研发及教育等工作。如进一步深造,学生可在我校及国内外知名院校和研究所发酵工程、生物工程、药学、生物与医药、生物化工等相关专业继续攻读研究生,本科成绩优异者可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部分学生可硕博连读或出国深造。
优秀合作企业:康希诺生物股份公司、天津瑞普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华熙生物科技(天津)有限公司、天津药物研究院有限公司、丹娜(天津)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诺维信、茅台集团、梅花集团、华大基因、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及各大生物制品企业等。
制药工程
Pharmaceutical Engineering
学制:四年
学位:工学学士学位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天津市应用型专业、天津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天津市新工科重点建设专业
拥有“轻工技术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博士后流动站、生物与医药专业学位博士点、“药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专业介绍:制药工程专业服务国家发展重大战略,面向医药、生物化工、农业等领域培养高素质、复合型、研究型、创新型人才。掌握从事药品研究与开发、制药工艺设计与放大、药品生产质量控制与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学习、实验技能操作和工程能力,未来可在制药工程领域从事产品开发、工程设计、生产技术与质量管理、科学研究与科技服务。入学后可通过遴选进入我校与中国科学院共建的科教融汇实验班或与康希诺等生物医药头部企业等共建的产教融合实验班。
培养目标:根据学校“立足轻工、服务社会,立足京津冀、面向全国”的办学定位及人才培养目标,结合国家经济与科技发展的需求,面向制药工程领域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具有制药工程专业知识、具备从事药品及其它相关产品的技术开发、工程设计和产品质量管理等方面的能力,能在制药及其相关领域的生产企业等从事产品开发、工程设计、生产技术与质量管理、科学研究与科技服务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
师资力量:本专业现有专职教师42人,100%具有博士学位。
主干课程: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电子电工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化工原理、工程制图、药物化学、药剂学、药物分析、药理学、制药工艺学、制药设备与车间设计、药品生产质量管理工程、制药过程安全与环保、技术经济与项目管理等。
就业前景:学生毕业后可在辉瑞、康希诺、天士力、各地的药物研究院所、药监/药检部门等生物医药、卫生防疫、大健康、化工、环保等相关领域的企事业单位、行政机构、设计院、科研院所、学校等从事生产、设计、管理、研发及教育等工作。学生如进一步深造,可在我校及国内外知名高校药学、生物与医药、生物工程、发酵工程、生物化工等领域继续攻读研究生,本科成绩优异者可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部分学生可硕博连读或出国深造。
优秀合作企业: 康希诺生物股份公司、天津瑞普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华熙生物科技(天津)有限公司、天津药物研究院有限公司、丹娜(天津)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辉瑞、康希诺、天士力、药明康德、康龙化成、凯莱英、红日药业、天津市药物研究院、各大医药企业、各地药监/药检部门等。
生物工程(科教融汇实验班/天科大-中科院工程生物培松班)
Biological Engineering (Experimental Class for the Sciences /TUST-CAS Engineering Biology “PEI-SONG” Programme)
生物工程(科教融汇实验班/天科大-中科院工程生物培松实验班)依托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秉承我校轻工学科重要奠基人、我国发酵工业先驱金培松先生的科技报国精神,以“未来科学家”为培养目标,以“工程生物学未来技术学院”为育人载体模式,由天津科技大学与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联合共建共管,同时结合与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的科教合作战略关系,自主培养对标生物工程国际学术前沿的高素质创新人才。该项目是我校积极落实教育部《未来技术学院建设指南(试行)》文件精神和《天津市科技创新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部署和要求、实现领域可持续创新发展、应对全球人才竞争的重要布局,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基石。
该项目为科教融汇实验班,自2021级开始招生,采用天津科技大学与中国科学院联合培养模式,瞄准工程生物学(Engineering Biology)国际前沿方向,依托生物工程和制药工程国家级一流专业,面向国内外轻工、医药、食品、农业、环境等生物科技产业及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深化科教融汇育人模式,以项目制、问题导向制培育学生创新思维与能力,并通过“鹤鸣书院”开展文化建设和博雅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社会责任感强、理论基础扎实、综合素质高,具备较好的跨学科创新能力、实践能力、持续学习能力及国际化视野的高素质工程科技人才及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我市乃至全国生物医药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培养输送高水平、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人才和应用技术人才。
实验班建立了基于工程生物学理论和实践的全新课程体系,重在培养学生的思维和跨学科交叉能力;中国科学院导师参与授课、实验指导、毕业设计指导等环节,将教师的科研项目引入课堂,设置具有一定挑战性的项目制教学内容,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以致用的能力。实施校所双导师制、本研贯通培养机制:在本科阶段,根据项目所需知识,学生可以选修研究生课程,更有机会提前进入校内导师和中科院导师研究室参与科研项目;考核优秀的学生可进入本硕博贯通培养项目。
制药工程(产教融合实验班/生物医药现代产业学院班)
Pharmaceutical Engineering(Experimental Class for the Industries / Biomedicine Modern Industry Programme)
制药工程(产教融合实验班/生物医药现代产业学院班)围绕天津市及国家生物医药产业需求,以面向产业创新发展实际需求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培养为目标,以“生物医药现代产业学院”为育人载体模式,依托生物工程和制药工程国家级一流专业,由天津科技大学与康希诺生物股份公司、天津瑞普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华熙生物科技(天津)有限公司、天津药物研究院有限公司、丹娜(天津)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生物医药头部企业共建共管。
该项目为产教融合实验班,采用“2+1+1”的校内理论学习、校企合作育人、企业实践学习相结合的培养模式,由高校教师与企业技术、管理人才合作开设40余门校企共建课程,依托60余个产学研基地,加强产业实境教学,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并设置“本硕博贯通”培养模式,对于本专业特别优秀的学生开展从本科至博士的校企共同培养,并通过“鹤鸣书院”开展文化建设和博雅教育,面向天津市、京津冀乃至全国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具备“学术积淀、产业中坚、行业领军、未来前沿、家国情怀、国际视野”综合素养、能在生物医药产业从事产品开发、工程设计、生产与管理、科技研究与服务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考核优秀的学生可进入本硕博贯通培养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