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工程学院 赵睿博 栗新尧 田凯
在3月20日二十四节气第四个节气(春分)即将到来之际,天津科技大学生物工程学院研究生党支部联合中新友好图书馆、天津经开区蓝天救援队和天津生态城永定社区举办一场别开生面的主题宣讲活动,旨在科普二十四节气知识和应急救援常识,探索春分节气日与生物工程专业之间的奇妙联系,传播急救知识护航青少年成长成才。让青少年在寓教于乐中触摸节气脉搏,解码自然生命的诗意密码。

“哪个小朋友可以告诉我,春分这一天太阳直射哪里?”活动伊始,天津科技大学生物工程学院研究生赵睿博抛出这样一个问题,青少年们纷纷举手抢答。随后,赵睿博通过地球仪向青少年们演示,直接讲解了春分作为“阴阳相半”的天文意义。而后主讲人将话题转向生物世界:“候鸟为什么选择春分迁徙?种子怎样感知温度破土而出?”,主讲人通过延时摄影记录的植物生长视频播放给青少年们,视频中出现了植物茎尖会随着阳光方向微微转动等奇妙现象,赵睿博告诉在场的孩子们:这些细微变化都与春分后北半球光照增强密切相关。还向孩子们介绍了鸟类迁徙的生物钟机制等,让孩子们惊叹于祖先观察自然的智慧。

春分时节,万物复苏,正是青少年户外活动增多的关键时期。为进一步提升青少年应急避险能力,天津经开区蓝天救援队志愿者、天津科大生物工程学院研究生栗新尧,将春季户外运动可能会涉及的安全隐患,如:运动时的失温和脱水、雷雨和雷电天气注意事项、植物过敏、蚊虫叮咬及肌肉拉伤等,结合自身所学生物专业知识,将晦涩的急救常识转化为青少年易懂的语言和动作,并融入二十四节气传统文化元素,让安全科普更接地气、更具吸引力。专业救援知识进社区,既填补了家庭教育的盲区,也让青少年从小树立“生命至上”的理念。

活动现场,孩子们还用彩笔和橡皮泥绘制的“春分生态图”令人眼前一亮:有的画出青蛙结束冬眠跃出泥土的瞬间,有的用不同颜色标注昼夜光线的变化轨迹。这些充满想象力的作品,展现出孩子们对自然规律的独特理解。春分已至,草木蔓发。这场特别的宣讲活动如同春风化雨,让传统文化基因、科学创新精神与应急救援常识在幼小心灵中共同生长。
据悉,天津科技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和中新友好图书馆联合相关社区、学校多方已经开展了十余次结合传统文化和科学知识主题宣讲活动,该系列科普活动将持续覆盖二十四节气和中国传统节日,让传统文化和科学素养厚植于青少年心中。后续,天津科技大学生物工程学院研究生科普宣讲团也会不断丰富授课内容,有机融入“青少年急救知识和心理健康知识等”。未来,中新友好图书馆和天津科技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天津经开区蓝天救援队,将继续带领青少年们开启科技之旅、文化之旅、生态之旅,深耕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长效机制的实践研究,为多元主体实践育人贡献“科技+文化”元素的特色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