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工程学院 王青青 王克恩 于梦倩 吕晓彤 田凯
3月12日,中国酒业协会葡萄酒分会主办“龙行高校”2025年中国葡萄酒校园公开课在线上线下同步开讲。我校作为众多承办单位之一,组织学院师生在滨海校区2-208会议室参与了本次以“人间最美三月天,春花烂漫展新颜”为主题的公开课活动。


在线上平台,中国酒业协会葡萄酒分会秘书长火兴三为大家讲解了气候、原料、产区三者之间的密切联系。气候作为葡萄酒的“幕后推手”,对葡萄酒的品质有重要影响。介绍了光照贯穿葡萄生长全过程,对花芽分化、根系发育和营养吸收意义重大。热量,则是葡萄成长的“能量源”,它掌控着葡萄各物候期的节奏,影响着糖分、酸度、单宁和芳香物质的积累。我国作为葡萄属植物种类最多、遗传资源最丰富的国家,拥有起源于本土的东亚种葡萄,其中毛葡萄、山葡萄等野生品种为酿酒产业贡献着独特的风味。在产区选择上,无霜期、干燥度、埋土防寒线等因素共同勾勒出我国酿酒葡萄气候区划图。随后北京工商大学食品与健康学院酿酒工程系副教授李金宸为我们详细介绍了中国葡萄酒感官品评体系,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专业的品鉴指引。

在线下会场,同学们满怀期待与热忱,全神贯注地聆听专家的精彩讲解。从黄河故道到伊犁河谷,在这场葡萄酒的探索之旅中,我们领略了气候与葡萄的相互成就,感受了品鉴葡萄酒的独特魅力,也见证了中国葡萄酒产区的蓬勃发展。在品鉴专家的带领下,同学们走进葡萄酒的世界,品味了这份大自然与匠心共同酿造的美好。
此次线下活动由生物工程学院现代酿造团队和学生工作办公室共同举办。生物工程学院现代酿造团队在落实“高品质、大品牌和强文化”的中国葡萄酒发展方向上,注重产学研结合,力推中国葡萄酒普及化。课题组张翠英教授、杜丽平教授、马立娟教授等主持多项宁夏回族自治区重点研发计划等葡萄酒相关项目,坚持把推动中国葡萄酒产业发展放在重要地位。此次活动,每一位同学都沉浸在葡萄酒的知识海洋中,切实地提升自身葡萄酒的品鉴能力,对葡萄酒产业和发展的兴趣愈发浓厚。学院通过参与“龙行高校”中国葡萄酒校园公开课,为同学们搭建起一座“酒文化”学习与交流的平台,推动了葡萄酒文化在年轻一代中的传播与推广。
